青岛胶州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志愿遭恶意篡改导致落榜最新消息图(2)
纵观这些被篡改事件,密码泄露往往是直接原因,既有学校对登入密码管理上的漏洞,也有被篡改者自身的疏忽大意,于向阳建议,教育招生部门应当完善高考志愿填报密码管理制度,同时考生要增强保密意识,及时更改初始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性,还要提高警惕性,严防密码被他人窃取。
对于高考志愿网络填报系统,于向阳表示:“可适当增加技术安全保障措施,比如强制修改初始密码,增加电话提醒、短信验证或者手机扫码登陆等功能。”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很多考生最终被恢复予以录取,但也有考生不那么幸运,最终 “遗憾终生”。2013年河北发生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中,29名学生全部被该职业学院录取,有些考生无法进入自己实际填报的学校学习,有些考生不得不选择复读,有些考生到省教育考试院上访,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于向阳表示,教育招生部门及相关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相应救济机制,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考生,无论什么时间发现,都应当恢复考生志愿,予以录取,“这种实质的救济机制最终也应当上升到相关法律法规层面,通过一定形式予以体现。”
针对当下篡改他人报考志愿已呈类型化出现,以及对篡改者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意见不一现状,于向阳建议:“可以通过刑法修正案,参考‘替考入刑’的方式,对篡改者行为具体规定、明确入刑,毕竟篡改高考志愿与替考只是涉及不同阶段而已。”
- 上一页
- 下一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