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兴奋剂丑闻始末揭秘,2016俄罗斯田径兴奋剂事件经过曝光(2)
2016-08-19 11:53:30 作者:李丛飞
里约奥运会马上就要结束了,相比中国在里约奥运会上屡屡遭受不公正判罚而引起中国网民的震怒之外,俄罗斯运动员才是最惨的,连奥运会都没有资格参加,但是这也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索契冬奥会俄罗斯运动员集体服用兴奋剂被查出,俄罗斯历年来奥运会争夺的荣誉都开始被质疑。下面就来看看2016俄罗斯田径兴奋剂事件经过,以及俄罗斯兴奋剂丑闻始末揭秘吧

(二)许多运动员除了服药别无选择
兴奋剂在俄罗斯是一个系统工程,运动员们耳边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全世界都一样,所以你必须得接受,如果学不会“欺骗”,拒绝“嗑药”,那对不起,休进国家队。
(三)俄反兴奋剂机构职能恰恰相反
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Rusada),其职责一目了然。但实际却恰恰相反,它成了兴奋剂的“庇护所”,隐瞒、遮盖甚至通风报信,比如提前告之那些行贿的运动员:“赛外检查要来查你,做好准备……”就在这次独立调查开始之前,Rusada销毁了1417份运动员的检测样本。

(四)莫斯科有第二家神秘实验室
反兴奋剂机构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用于检测与化验。但在莫斯科,还有一家神秘的第二实验室。调查组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家“谜影”一般的第二实验室,参与了兴奋剂的包庇与销毁。
(五)瞒天过海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
俄罗斯田协以及反兴奋剂机构不仅未能阻止兴奋剂的蔓延,反而采取隐瞒等手段,让服药的运动员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其中就包括女子800米冠军萨维诺娃。现在事情败露,萨维诺娃等5位高手都应该被终身禁赛。
(六)俄罗斯联邦是兴奋剂“大帮凶”
在周一这份独立调查报告的公布会上,独立调查负责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前任主席庞德先生说:在俄罗斯,兴奋剂的使用是“国家支持”。新时期的“克格勃”——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甚至都参与了兴奋剂的遮掩与包庇,并在其中“居功至伟”。现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供职于克格勃。

(七)国际田联难咎其责
之所以俄罗斯的兴奋剂态势如此严重,与国际田联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很大的关联。独立调查组会在随后的日子里,公布相关的行贿受贿细节。
(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也难逃干系
虽然这次调查负责人庞德先生曾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主席,但调查也指出,WADA在这次事件中也难逃干系。对于一些国家来说,这一组织的打击力度不够,而且相关责任人在平衡各方利益。

(九)去年出事后俄罗斯并不吸取教训
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爆发始于去年年底,德国电视纪录片的播放,让该国田径几乎崩盘。但是,伤疤依旧在,俄罗斯却忘了疼,而且依然明目张胆。6月,在萨兰斯克的奥运训练中心,依然广泛“嗑药”——已经药检呈阳性的10名竞走选手,其中的6人依然在使用兴奋剂。在这个训练中心,调查人员还发现了“血液回输”的违禁行为。

- 上一页
- 下一页
共2页:
精彩图集